本文作者最新发布文章
暂无文章!
更多>>
老师详细资料
教员姓名 教师【】 会员编号 T- 普通教员 华中师大家教网老师个人照片
年龄  登陆时间
联系教员     访问次数:
联系本站
  • 156-2384-2006 

华中师范大学实施全民心理健康教育 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发表日期:2020-10-4 作者:华中师大家教网 电话:156-2384-20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是全社会面临的一次大考”,这次“大考”在考验国家防疫应急管理体系,也在考验我国心理学人才培养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成果。应该说,包括我校心理学师生在内的中国心理学人和心理学科,面对疫情这次大考,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同时,疫情以来,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心理学的作用、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面向疫后的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认真总结和思考心理学的抗疫贡献及薄弱环节,我认为要尽快实施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心理学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一、疫情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检验

(一)疫情中广大民众的心理反应与健康状况

疫情初期,由于社会各界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缺乏足够认识,民众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心理焦虑和恐慌情绪。在疫情中期,党和政府积极响应民众对身心健康的需求,调动一切力量支持全民抗疫,民众的心理情绪状况也逐步从总体消极转向积极。在武汉封城后,广大民众在心态上团结一心、积极抗疫,对医疗机构全心信任、努力配合,主动配合政府决策,表现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信心和坚定信念。在当前的疫后阶段,民众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努力调试自身心态,将生活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了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之中。从整个疫情时期民众心理状态的转变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在疫情初期有消极心理状况出现,但总体而言,在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努力和引导下,面对疫情民众依然能够保持总体上的理性态度和积极心态。疫情虽然来势汹汹,但全社会尤其是湖北和武汉地区的人民表现出的心理韧性和心理弹性为赢得这场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无数普通民众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化被动为主动,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应对疫情,结合自身原本的工作性质为更需要帮助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抗疫人员服务,为抗疫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全国各地新冠肺炎患者面对这一新型病毒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相互支持,用乐观和豁达回应来自医疗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关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那样:“在这场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二)疫情以来民众产生或暴露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国民众的心理行为产生了巨大冲击。新冠肺炎初期,民众的各项心理健康症状指标(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都显著高于疫情发生前的参照水平,1/3的人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需要进行干预或者咨询。随着疫情防控的加强和国内疫情态势向好,民众的心理健康症状已逐渐趋近参照水平。

总的来看,疫情以来民众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首先,情绪问题高发,常见的表现有恐慌、焦虑、疑病、担忧、抑郁、强迫、易激惹、敌对、愧疚等情绪反应。其次,心理问题躯体化的发生比例也较高,如失眠、身心疲惫、头晕、心慌、血压不稳、出汗等躯体不适。最后,心理问题生活化倾向明显,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警觉性增高、决策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回避、社会退缩、酗酒、嗜烟等。根据国内外灾后心理康复经验,在各级政府部门强有力的积极干预之下,疫情造成的心理影响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的心理恢复需要长效机制保障。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心理建设的薄弱环节

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心理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尤其是灾难心理防护意识与识别能力的专项教育有待加强;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生态化有待落实;人民群众享受心理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心理应急服务队伍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体系建设等方面仍有待加强;个人、家庭、社区、心理咨询机构与精神卫生机构的转介机制仍有待完善;心理工作形式有待丰富,网络智能+心理服务等新兴信息服务模式有待探索与应用转化等。这总体上反映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还不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除了中小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包括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等高风险职业人群以及妇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社会弱势人群;企事业员工、党政干部、社区一线工作人员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在疫情不同时期,民众对于同一事件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有所不同,因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对接和呼应广大民众的心理健康关切,面对实际问题做出切实有效的反应。

二、我国与我校心理抗疫的实践与经验

(一)华师心理学人的抗疫行动得到好评和肯定

疫情爆发初期,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我校心理学院全体师生迅速行动起来,展开了多项工作以保证特殊时期民众心理的健康与稳定,我校心理学人的抗疫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是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平台,面向社会服务。疫情爆发之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迅速组织来自全国各地、专业资质优良的咨询师志愿者600余人,于1月31日正式开通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三位一体”的心理援助平台。后来获得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卫健委以及湖北省委宣传部多部门推荐,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今日头条、新浪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在二月份选定为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平台,这一平台在教育部疫情防控办公室的领导下,汇聚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心理服务,社会反响好。

二是通过全媒体、全方位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公众心理疏导。疫情期间,心理学院还通过新媒体平台、线上讲座、沙龙等形式向大众普及各种心理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和拳拳爱心,筑牢广大群众抗击疫情的心理防线。学校和心理学院网站开办了心理抗疫专栏,及时推送心理疏导文章。联合湖北省妇联开办了“温馨行动·抗疫心文”公众号栏目,针对民众的心理状态每日推送一篇心理疏导文章。此外,还编写出版了《疫情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小学生居家心理抗疫导引》等书籍,为疫情期间稳定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提供了专业指导。

三是开展社会心态调研,为政府抗疫工作建言献策。学院通过教育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平台以及问卷星等数据收集平台采集数据,研判社区群众心理健康状况、民众对疫情的认知态度。根据调研结果及心理援助服务数据与案例,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和社会心理服务建设视角撰写民众社会心态调研报告,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平台发布了疫情心理与情绪变化情况的相关报告,一些调研咨政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国务院联防机制、湖北省领导的批示并在相关政策中采用。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培训,促进资源整合与多方协作。心理学科依托教育部心理援助热线平台,面向心理咨询师、心理督导师、社会公众、大中小学生等开展了多次培训,全面提升心理咨询师胜任力,保障心理援助的科学规范、及时有效。

(二)中国心理学界的抗疫工作取得成效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有效组织开展抗击疫情社会心理服务相关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心理学工作者为做好疫情防控贡献心理学的专业力量。首先,系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抗疫工作。疫情发生后,中国心理学界各个单位和个人都聚集力量,齐心抗疫。1月28日,正式启动抗击疫情“安心”行动;1月26日,发布了《抗疫心理援助倡议书》,倡导心理援助要纳入国家统一的抗疫援助体系内开展;2 月 12 日,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联合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心理援助服务指南》。其次,加强民众心理科普,精准服务科学治理。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心理学界的学者们围绕抗击疫情的心理应对与心理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心理学科技工作者的学科优势,发动学会众多专家学者接受主流媒体的采访、积极发声,在第一时间解答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社会公众心理建设进行科学引导。再次,开展心理护航,服务复工复产复学。为了积极应对“复工复产复学”全民大考,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共同组织发起“新征途·心出发”心理战疫系列10期公开课,这一措施得到了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公众的一致肯定。此外,开展国际交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下携手战“疫”。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积极参与国际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中,与世界同行共享研究成果,提高人类共同应对重大疫情挑战的能力。

(三)心理抗疫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

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回顾过去几个月的抗疫工作,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在后疫情时期开展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借鉴和实施。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把人民生命放心放在第一位,党中央周密部署,心理学工作者积极投身抗疫。第二,面向各类重点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及时明确疫情时期心理服务的重点人群,包括新冠肺炎感染者、被隔离人员(密切接触人员、康复出院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医务、公安、交通、基层社区等工作人员),重点关注儿童、老人、残障人士、有原发疾病等特殊需要的人员和因公殉职者家属、病亡者家属。国务院相关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心理服务的文件制度和指南,为规范心理服务提供了依据。第三,明确了在三类重点场所开展心理疏导。包括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根据三类场所的不同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第四,发挥各专业优势,提供协同服务。要求受疫情影响地区的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员与对口支援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组成服务队,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向重点人群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救助和精神医学干预等心理援助服务,以及提供疫情认知、健康指导和情绪辅导、家庭支援、社会关系修复、政策咨询及转介等社会工作服务。第五,严守心理援助伦理规范,做好服务管理和效果评估。参与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员应当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心理学专业机构的统筹协调下开展心理服务工作,遵守心理工作、社会工作服务的伦理规范、恪守职业道德,承诺严格保护受助者个人隐私、严格遵守信息发布规则。第六,加强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引导工作的组织保障。国务院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充分认识做好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意义,将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纳入疫情防控整体工作中进行部署,加强了对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三、实施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落实好“人民至上”理念

(一)全民心理健康教育: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可能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大任务。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是国家急需,也是全国人民特别是心理学工作者的重大使命任务。抗击新冠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时凸显了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习总书记强调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在中国抗疫过程中,党和国家彰显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启示我们在新的站位上理解党和国家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这项重大战略。加强疫后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是完善国家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的重要一环,是提升国民身心健康的题中应有之意,有助于引导公众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心理健康教育人群的全覆盖

人人都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要惠及全体人民。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对人们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创建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我国应该创建人人可及的全民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儿童、青少年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适应其认知发展情况,规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一系列教育训练与团体辅导来提高其心理素质,学校需完善心理咨询体系建设,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从而帮助学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健康成长。对于青中年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心理困惑,通过社区、工作单位等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人们学会心理调适,从容应对工作及生活的角色转变,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帮助人们完成自我实现。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举办相关的心理知识讲座,帮助老年人学会正视自己的生理及心理状况,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此外,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增加老年人的生活乐趣,减少孤独感,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

(三)做好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与康复工作

在后疫情时期应当着力做好涉疫重点群体的心理疏导与康复工作。针对病亡者家属群体,要开展心理适应与重建;对于近8万名治愈患者群体,要促进心理与行为复原;对于医务工作者,要重点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心理问题;对于一线干部与社区工作者,要增强社会认可、进行心理减负。针对上述重点群体,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三年或更长期的心理康复服务计划。首先针对这四类重点人群开展科学、系统的心理状况普查与评估,实施自尊、人格、情绪(焦虑、抑郁等)、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心理测验,建立心理档案。同时要建设社区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绿色通道,使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能够及时转介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将心理康复治疗纳入医保。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符合资质的非营利社区心理康复机构,充实心理服务力量,更好地促进疫后重点人群的适应与康复。

(四)在全社会开展心态教育引导,促进良好社会心态形成

疫情以来所开展的社会心态引导、心理疏导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要进一步推进和加强完善。社会心态包含了认知、情绪与行为态度等,一方面要对消极心态进行疏导,另一方面要引导民众形成理性平和的积极心态。社会心态引导要着力解决好“三信”问题:一是信任,要促进人际、群际、社会、政府信任,消除偏见歧视;二是信念,要树立人们对于疫情、病毒、公共卫生、健康的科学信念;三是信心,恢复并坚定每个人对自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信心。解决好“三信”,加强社会心理建设的实践路径需要全媒体、全方位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学机构和心理学人积极参与,宣传、政法、教育等部门负责;要开展学习抗疫先进典型活动、拓宽疏通民众诉求渠道,发挥基层综治中心和网格员功能,及时化解矛盾、把握民众思想心理动态,持续强化新闻舆论主导。

(五)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更加凸显,要进一步强化落实,增强实效

疫情期间,我国约2.2亿青少年儿童因疫情而延迟开学或居家学习,疫后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适应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相关调查表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少年儿童产生了重大而持续的影响,疫情中有隔离经历的儿童在创伤后应激上的得分为未隔离儿童的4倍。一方面,疫情期间生活方式的骤然改变使青少年儿童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居家隔离使青少年儿童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同伴关系的缺乏也易使其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疫后逐步复学以来,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案例也提示我们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后疫情时期,各地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返校后学生心理状况的评估,建立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当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追踪回访。与此同时,各学校应当积极推进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校园心理健康服务,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创新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国家社会心理建设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取得了巨大胜利,包括我校心理学科师生在内的中国心理学人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心理援助、心理疏导、心态引导等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以及全国心理抗疫工作受到高度肯定。然而,针对疫情以来和后疫情时期所出现的国民心理问题,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们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切实密切心理学与社会的联系,创新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扩大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为疫情以来受影响的重点人群心理康复和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补充急需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他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心理疏导,稳妥做好疫情善后工作,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目前具有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康复、心理治疗等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缺口,社区心理工作都在进行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的培训,社会工作专业也在补充和强化心理疏导专业训练。总体上,我国心理学人才(本科、硕士与博士生)培养的数量,远远低于美国,在硕士特别是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方面要扩大规模。

第二,适量丰富心理学学科专业类别,为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心理学为隶属于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只设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应用心理学从名称到内容的包容性都很大,无法对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疫情之后各行各业各类人群对心理学应用人才的行业与专业需要。一方面,建议国家尽快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增设二级学科,可优先设立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心理学、互联网心理学等;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在注册范围内自主设立促进全民心理健康的国家亟须、面向社会的上述心理学学科方向。例如,针对疫情的影响,清华大学就计划设立预防医学、大健康、健康大数据、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4个新的学科方向,这值得心理学借鉴。

第三,探索交叉融合、面向社会的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试验班。目前,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心理学与公共卫生与健康、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公共管理)、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等学科培养出来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一定会受到社会欢迎。特别是要对接和服务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及发展,尽早培养能够在基层社区开展心理服务的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卫生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可考虑设置社会(区)心理服务专业或试验班。

第四,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在高等学校全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同时,全面开设心理学通识课或选修课,让大学生学习心理学有可及性。针对中小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定要确保开设、开足课时,突出心理健康实践活动,避免知识化和医学化倾向。

第五,加强和完善国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在职教育培训,在各类职后培训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并保证课时要求。党政干部培训教育、基层社区干部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公务员培训、教师培训、医护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公检法系统与军队培训教育,都要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内容。除了面向社会人员开发和提供非学历教育培训课程,也要面向在职人员提供一定的专业学历教育。

最后,对于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等已有的专业人才培养,心理学工作者要把这次疫情时期好的做法、经验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如心理热线实务、社区心理疏导、网络心理咨询、心理康复与护理、心理危机与应对、新媒体心理健康等,在这次心理抗疫中都取得了好的成效,也是主战场。要对这些抗疫成果进行梳理研究总结,形成可用于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师生在这次抗击疫情中的很多做法和行动,取得了成效,得到了认可。心理学科有信心总结好经验,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为我国心理学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